You thought of me - CN
大家好,我是主播kiki,用你的语言感悟你的人生,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 Ingrid 姐姐的新歌:
< you said no word >,下面是我对她的一些采访:
1.是什么启发了姐姐写下这首歌,您又想在这首歌中传达什么信息呢?
这首歌的目的是让听众感受到基督的受难,看到他如何受苦,并意识到他为了你和我,在十字架上受难。
2.为什么耶稣愿意受苦并死在十字架上?这种牺牲在基督教神学中代表什么?
圣经说罪的代价就是死。因此,我们每个人都会死,不仅仅是肉体的死亡。没有基督,我们的灵性也会死亡,其后果就是我们所有人都会下地狱。
但上帝怜悯我们,赐下他的儿子耶稣,为我们受死。在基督教神学中,基督为我们在十字架上受死,因此,所有领受这份礼物的人都能获得自由。他们与上帝和好,死后升入天堂。
3.神借着耶稣的死和复活来赦免和拯救的观念如何影响基督徒的生活方式?
第一,我们可以来到施恩的宝座前,像朋友一样与神交谈。第二,我们愿意分享因耶稣基督的福音而得的喜乐与平安。
4.歌词中描述的事件在哪些方面反映了人类历史和神话中更大的苦难、牺牲和救赎主题?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总是将人献给异教神祇。但这一次不同:耶稣是人与神的合一。神亲自为世人的罪付出了代价,并为此而死。
犹太人每年都会带一只羔羊作为祭品,但他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这样做,因为它不会永远存在。但耶稣的牺牲是永恒的,是为所有人的。我们只需要悔改我们的罪,接受他。
5.对耶稣的死和复活的意义和重要性的不同解释可能如何影响不同基督教教派的信仰和实践?
(其实我希望通过这个问题,姐能给我一些更明确的答案,就像上周的《绿色奇迹》——那个黑人死了,电影里把他当成耶稣的替身,电影通过他的死或者耶稣的死,到底想表达什么?)
我以前常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宗教时代。人们喜欢谈论上帝、黑人宗教以及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你电影里的上帝肯定不是圣经里的上帝,圣经是用来阅读的,不是用来拍电影的。所以,你可以百分之九十八地肯定地说,宗教电影是对圣经和耶稣事迹的歪曲。
许多教派把他们的制度置于个人与上帝的关系之上。他们宣扬你必须履行宗教义务,而许多教派成员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履行宗教义务反而错失了上帝的恩典。因为圣经教导的不是宗教义务,而是与永生上帝建立的关系。
6.孩提时代被爱并遵循特定道路的想法与更大的形而上学或精神概念有什么关系,它对一个人的生活目标有什么影响?
(特别是与姐姐的童年生活有关的,请谈谈耶稣给你的成长生活带来了多少大的变化。)
当我信仰上帝时,童年永不结束。他是我的父亲,我依赖他。当我为某事祈祷时,他会决定这件事是否对我有益,当然,只有对我有益,他才会给予。
圣经里提到窄门和窄路。作为上帝的儿女,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是客旅。既然耶稣赐予我们内心的喜乐与平安,我们就无需长途跋涉,也无需去迪斯科舞厅或其他普通人寻欢作乐的地方。我们也不会错过,因为我们与上帝同在,并且等候美好时光的到来。耶稣说,凡喝我活水的人,就永远不再渴,他指的就是这个。我无需从世上加添任何东西,就能过上满足的生活。在耶稣里,我拥有一切。
接下来就让我们静静的欣赏Ingrid Sister的新歌《you said no word
》,并唤醒你心中最深处柔软的记忆。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会!


